商业这点事儿,聊聊就懂了。每日20:00更新商业案例。
2015年,翱捷科技在上海张江成立,彼时中国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全球竞争的边缘。然而,在通信芯片这一赛道,真正的玩家屈指可数。高通、联发科掌控着市场,紫光展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竞争者,华为海思则主打自用芯片。
在这样的格局下,翱捷科技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——无线通信芯片。没有自己的晶圆厂,没有成熟的产业链支撑,创业初期的翱捷科技几乎是在资本、市场和技术的夹缝中求生。
逆袭,收购Marvell,站上行业门槛
2017年,一场决定公司命运的交易发生了。翱捷科技以一笔不算高昂的价格,收购了全球无线通信芯片领域的老牌玩家——Marvell的移动通信部门。这笔交易让翱捷科技一夜之间完成了2G至4G芯片的技术积累,相当于拿到了一张行业的入场券。
这场收购的深远影响:
直接获得技术积累——无线通信芯片需要多年技术积累,而Marvell的4G基带技术让翱捷科技少走至少5年的弯路。拥有成熟的客户资源——Marvell的客户遍布全球,翱捷科技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快速拓展市场。加快商业化进程——收购后,公司可以直接进行量产,而不是从零开始开发。
展开剩余57%如何从挑战者变成市场领导者?
2023年,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收入约137亿美元,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260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0%。
在4G Cat.1bis市场,翱捷科技占据全球第一,市场份额超30%。
在芯片行业,人才和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。翱捷科技采取了一套独特的研发管理流程,从市场调研、产品定义到最终落地,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评估。
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。例如,2023年其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45%以上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这种高投入策略,使公司能够快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。
此外,翱捷科技也注重产业链协同,与上游晶圆厂(如台积电)和封测厂紧密合作,确保供应链稳定性。同时,公司在5G、AIoT(人工智能物联网)等前沿领域进行布局,以增强未来竞争力。
为何2024年亏损6.87亿元?
盈利模式的困境 虽然市场份额增长,但翱捷科技的财务数据却显示出隐忧:2024年,公司净亏损6.87亿元。主要原因包括:
供应链危机——全球芯片短缺,生产成本上升。研发成本高企——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45%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市场竞争加剧——紫光展锐正在快速崛起,抢占市场份额。
翱捷科技的经验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启发?
并购是弯道超车的关键 市场定位要精准 现金流比技术更重要过去十年,联发科凭借高性价比芯片,在智能手机市场崛起。而今天,翱捷科技正在复制类似的路径,在蜂窝物联网市场争夺话语权。
发布于:广东省